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
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障能力。寧夏怎樣扛起糧食安全重任?“就寧夏而言,糧食生產實現‘十七連豐’,產銷總體平衡、略有結余,實現谷物基本自給、口糧絕對安全,這是我們寧夏糧食安全的一條紅線,也是為國家糧食安全大局作貢獻的一條底線,一定要緊緊守住、牢牢穩住。”全國人大代表李郁華說。
李郁華介紹,寧夏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,堅決落實中央戰略部署,把糧食生產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,把穩定糧食產能作為首要目標,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、供得上。要藏糧于地,把耕地作為糧食生產的命根子,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嚴格規范耕地占補平衡,堅決防止耕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,持續建設高標準農田,嚴防死守1748萬畝的耕地紅線,確保只增不減、旱澇保收、高產穩產。抓好20萬畝的自治區原糧儲備生產基地建設,守住守牢糧食產銷平衡區糧食安全底線。要藏糧于技,把科技作為穩產增產的根本出路,加快完善農業科技創新、社會服務、技術推廣“三大體系”,實施農業良種繁育攻關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“兩大行動”,給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。
李郁華表示,要藏糧于民,把解決種糧有錢掙的問題作為關鍵,落實種糧補貼、收儲調控、擴大保險、規模經營等政策,推動全民節約糧食,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。要藏糧于庫,堅持“寧可備而不用,不可用而無備”,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建立政府糧食臨時儲備15萬噸,使全區地方糧食儲備達到60萬噸,保障能力由4.5個月提升到6個月,保障糧食安全能力進一步增強。推進倉儲管理標準化、規范化建設,完善糧食倉儲物流設施,加強糧食儲備調節,確保關鍵時候拿得出、有糧吃。(記者 周一青 馬曉芳 尚陵彬)